这一期的内容里,我们主要聊一些提车之后的琐事,比如贴膜、买防踢贴和后备箱垫等等,此外还会给大家重点展示一下整车的储物空间和储物能力,下面我们开始。
有关驾驶感受方面的补充
在这一期的最开始,我先给大家补充一些有关驾驶感受方面的内容。首先是EDU双速电驱变速箱,如果您是第一次驾驶上汽新能源汽车的话,那么这台变速箱的逻辑可能需要稍微适应一下。在此前的试驾会上我们一直以为这台变速箱的换挡时机是基本固定的,但通过这些天的实际用车后我才发现,它的换挡时机其实是可控的。
怎么解释呢?我们都知道当驾驶汽油车的时候,在发动机转速较高而变速箱还没来得及升挡的时候,只要轻微的收一点油就可以促使变速箱提前换挡,尤其是对我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每天驾驶的车,这个收油的时间就更容易去判断。我们这样做的理由很好理解,因为更高的挡位下发动机转速更低,更省油。
那么在这台名爵6混动版上也会有一样的情况,由于变速箱安装在输出端,因此无论是纯电还是混动模式下,它都是起作用的。日常驾驶的时候,你会发现油门踩的深,电动机和发动机的转速就会攀升的很高,纯电模式的时候耗电量会增大,混动模式的时候发动机的噪音、振动和油耗也会增加。虽然这种振动和噪音并不比纯汽油车强多少,但是在经历了纯电模式那种超级安静的环境后,车主难免会变得更敏感。
所以我的做法是干脆再多踩点,让电动机或发动机的转速达到高位之后立刻轻收一点油,这时挡位就会立刻升至2挡。这时如果车辆是纯电模式,那么你会发现电耗会降低一大半,而要是在混动模式下,不仅省电省油了,之前高转时开始冒尖的发动机振动和噪音一下就没有了。而说到这里,我个人也觉得这台车的原厂变速箱设定更多的是基于纯电行驶时的平顺性考量的,而在混动状态下,如果变速箱的升挡可以调的更积极一些,驾驶感受上或许能得到更高的评价。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纯电模式下的车速,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那么我个人体验下来,电量充足的状态下纯电模式完全可以支持100km/h以上的巡航状态,如果单程不远或者目的地可以充电的情况下你完全可以这么用。当然我个人的观点是不用特别去在意模式,一来纯电跑高速本身不经济,二来跑高速时发动机启动和不启动,对车辆的舒适性几乎没有区别,长距离巡航状态下汽油机还更经济一些。
上牌之后还需要做什么
在上次更新里,我的这台名爵6混动版已经完成了上牌工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贴膜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开着一台没有太阳膜的车对我这个日光性皮炎患者来说实在有点折磨,稍被太阳晒一会儿就会皮肤过敏。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车还没有上牌,最好不要先去贴膜,不然车管所有很大几率会不允许验车,再去找黄牛花钱办事就没必要了。
贴膜并不是自费的,而是购车时赠送的,所以品牌也就没什么可挑的了。我购车所在的百联汽车广场里只有一家贴膜的店,无论你在这里购买的是名爵或是其他品牌的车,都是在这里贴膜,所以贴膜的时间就比较紧张,需要提前2-3天和4S店里预约好。
整个贴膜用时大概1小时左右,我选择的是颜色稍淡一些的膜,颜色太深的膜可能防晒效果更好,但是夜间开车太影响安全了。还有的朋友可能会要求前后风挡不要贴膜,比如我的同事盛元珺就是坚定的前后风挡不贴膜主义,的确前风挡不贴膜看的会更清晰一些,但大太阳天开车出门也更晒一些,因人而异吧。
贴膜之前需要将贴在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取下,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讨厌黏胶式行车记录仪架子的原因了,很难取不说,取一次基本上胶就废了,吸盘式的架子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同理,如果您确定了要贴膜的话,ETC等需要粘在挡风玻璃上的设备也最好等到贴完膜之后再去申请,以免不必要的麻烦。贴完膜之后3-5天不要开窗,不要往车窗上粘东西。

除了贴膜之外,我还买了车门防踢贴,顾名思义就是防止车门下端被脚踢坏踢脏的保护贴。像我这样习惯性下车用脚踢门的人特别需要这样的东西,不然黑色的车门内饰板上就全是灰色的泥和划痕。至于防踢贴,我没有买“浮夸”的类似仿碳纤维的汽配款,和车门板原有纹理类似的普通深色款简单又好用。

同理还有后备箱垫,后备厢因为会放不同的东西,而且很多都是脏兮兮的,还有塑料箱子被拖来拖去,所以原车的绒面内衬时间不长就会起毛,而且比较难打理,所以有个垫子对于家用车来说还是很实用的。在选购后备箱垫的时候,我的需求也是材料一定要好,起码厚实无异味,而式样上越简洁、越没有存在感越好。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名爵6混动版和汽油版车型的后备箱垫造型是不一样的,如果您也是名爵6的车主,这点一定要注意。
储物空间展示/安装儿童座椅
储物空间方面,这台名爵6混动版和汽油版车型只有后备厢一处区别,车内则一模一样。车门板的空间相当大,前宽后窄,放下大瓶饮料的同时后面还可以放一些清理内饰用的布或者停车证之类的东西。





前排驾驶席中间有两个杯架,但杯架内没有固定小瓶装饮料的限位设计,希望以后的新车型上可以加上。杯架底部有橡胶的垫子,右侧则是两个独立的卡槽,原本是挺人性化的设计,但是却只在顶配车型上才有,同事曹昊旻的那台低配车型上就没有,这一对比,体验就不太好了。


左侧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可以用来放手机,但是位置稍许偏后了一些,所以我更青睐于把过路票和纸币放在这里,把手机通过磁性吸盘固定在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建议硬币就别往里扔了,拿出来忒不容易了。


全车可以用来插卡的地方有两处,主副遮阳板上可以放过路卡,这也是我用的最多的位置,还有就是刚才提到的杯架右侧。扶手箱的高度恰到好处,不过这不是关键,扶手箱内部很规整,而且空间对紧凑型家轿来说算挺不错的,顶配车型上还有空调出风口通到这里,所以也可以做个临时的小车载冰箱使用,给小罐饮料降降温。

后排的储物空间就比较常规了,车门内饰板也有储物格,可以放下大概2瓶饮料,纵向空间要比前门小一些。座椅扶手放下后有两个杯架,不过杯架的深度一般,用来放小瓶装的饮料会更合适,目前我在这里放的是一个3M甲醛和异味净化剂,圆形的罐子相较以往瓶装的更好放,不易有异响,推荐给大家。


后备厢空间是名爵6混动版和汽油版区别最大的地方,由于混动版车型的电池布局在这里,所以后备厢比汽油版要高了10多公分,实用性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考虑到混动车型的使用场景通常是上下班代步或者周末出行,出入超市或者日常购物的话肯定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所以对我来说只要不是长途旅行,那么和普通的燃油车用起来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后排座椅接口非常完备,ISOFIX和LATCH接口一应俱全,而且细节做工非常好,月初女儿的降临也终于让我有了使用安全座椅的刚需。通过实际体验,这台名爵6混动版的后排ISOFIX接口属于比较好找的一类,位置相对靠外,所以拆装座椅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微体验:充电线未拔保护和方向盘未回正提醒



油耗表现
在这一期更新中,我只加了两次油,大半个月都没有回家充电,车辆基本处于纯油行驶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会对油耗数据产生影响。还是老样子,我会先按照自己的常规用车来给大家展现油耗,暂时不会刻意去对某些特定工况做油耗测试,避免对总的油耗数据产生影响。那么截止到目前位置,这台名爵6新能源一共行驶了1872km,消耗了112L燃油和110.2kWh电量,折算后总燃油消耗量相当于14.8L,总平均油耗为6.8L/100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