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瞩目的江铃重卡即将在2017年正式在上海车展亮相,这款产品尚未正式露出已经吸引了各界关注。
虽说这款车使用了成熟的福特技术,但江铃丝毫不敢怠慢,在开发阶段,投入耐久试验样车多达数十辆,整车累积试验里程已经超过1,350万km,这一路走来,江铃严格按照福特标准进行测试和试验,整个过程相当的严谨和规范,笔者就亲身参加了江铃重卡今年1月在黑河地区的高寒测试。
气温:-32℃,海拔:3128米
2017年1月16日,黑河。
黑河,中国地图最北端的城市,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0℃的严寒时段,长达88-103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最北端的极寒的城市,每年的1月份却聚集着很多车企产品研发人员,因为那里将成为很多上市新车必经“历劫”之地,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劫,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2017年年初,江铃重卡高寒测试车辆从太原工厂出发,冒着隆冬的冰雪驱车2,500公里抵达黑河专业测试场,在这里他们将拉开“三高”高寒、高温、高原耐久测试序幕,开始江铃新一代重卡英雄历练之路。

“只有零下30度以下的气温才能符合我们测试要求”中方测试团队工程师在凌晨5点的露天测试场说道。2017年,中外工程师组成的测试团队再一次来到黑河,这次他们的脸上少了几分从容,多了些许严肃。室外搭载着福特技术13L发动机的测试车辆已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静静的停放了24小时,工作人员在一天温度最低黎明时段展开了工作,当测试设备安装完毕,发动机一声轰鸣声打破了北国冰雪世界寂静的清晨,零下30度低温冷启动测试一次性顺利完成,轻松实现低转速高爆发。
满载:49吨,油耗31.8L/100km
由于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都对发动机的燃烧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整车的排放、经济性、动力性。为了保证发动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况,通常工程师要针对特殊的环境对发动机进行关键数据收集。相比去年,今年江铃重卡的工程师们把目光放的更远,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是产品研发的目标,除了往年的常规测试项目外,针对新开发的车载诊断系统(OBO),发动机喷油和启动系统优化,独立辅助加热系统等关系到未来用户油耗,安全及舒适的项目进入了测试名单。集全球优秀技术及智能控制于一体的福特技术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可圈可点,同时在车辆在低温恶劣条件下的发动机油耗、噪音,车辆操控性方面也通过各项优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车满载达49吨,测试油耗数据更是达到了让人惊异的31.8L/100km,该款产品的燃油经济性与可靠性,无疑处于非常先进的水平。

在红河谷试验场内,江铃重型牵引车在低摩擦力镜面的环形冰面上平稳的行驶着,寒冬里飘荡的鹅毛大雪和重卡飞驰过后扬起的雪雾共同勾勒出一副冬日美景。继承了福特重卡多年的动态驾驶基因和优化的底盘悬架设计,更让车辆具有了出色的操控稳定性及平稳性,在测试冰雪场地上如履平地。


其实,黑河的零下30度测试只是江铃重卡经历的众多试验中的一个。
为了使车辆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江铃重卡的标定工程师们选择在最恶劣的环境下考验发动机及整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在2016年的炎炎夏日,江铃重卡在45摄氏度高温的吐鲁番完成了高温标定测验,在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口完成了高原标定测试,经历了冰与火之歌的洗礼,江铃重卡完全胜任在极端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为了确保质量可靠,早在2014年,江铃重卡就在定远试验场开始了高强度耐久测试,当时参与测试的实验车辆高达14辆之多,耐久测试里程突破100万公里。
TASE整车环境模拟实验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实验,江铃重卡利用CFD仿真完成整车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分析,开展两轮环模试验验证和道路试验验证,完成发动机散热系统匹配优化,保证了发动机热效率高、散热性能良好,顺利通过福特EFDVS试验签发要求。
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环模实验室的燃油经济性测试,在东海Bosch试验场的动态性能试验结果也显示,江铃重卡的经济性和操控性都非常出色。
在上市之前就做了超过累积里程1350万公里整车测试和1800万公里的发动机测试,江铃做重卡不可谓不用心,福特技术也毋庸置疑。假以时日,这款重卡一定能以黑马之姿惊艳整个行业。
在不久后的上海车展上,这款产品将正式亮相,不出预料的话,中国的重卡市场将迎来一个实力搅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