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工信部副部长在一汽车产业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已启动相关研究,将协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传统能源汽车退出时间表,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此信息一经爆出,就引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股价开盘大涨。据悉,多家相关企业的股价增幅超过5%,整个汽车行业单日平均涨幅0.47%。
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虽不断增长但并不乐观。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整体汽车销售量中的占比不足1%,2016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仅微增2%,预计2025年,95%的汽车仍会配备内燃机,其中大约30%将使用油电混合系统,只有5%是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车、氢动力汽车更是几不可见。
对很多人而言,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就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自2006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建设充换电站5526座、充电桩4万余个,但覆盖的省级行政单位数量不足全国的50%,覆盖的各大中小城市数量仅为中国大陆总城市数量的18%;加氢站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除此之外,高速新能源加能(包括充电桩和加氢站等)网路的建设现状更是直接制约了车主的活动半径,充电时间较长(快充一般20—30分钟可充满电池的80%,慢充充满电则需要6—8小时)、受限的续航里程等也大大阻碍了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脚步和欲望。
因此,全面停售燃油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想跨越这一门槛,互联网巴士、公共交通似乎成了最便捷、有效的突破口。
小马优行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否取得飞跃式发展,关键在于新能源加能(充电站、加氢站等)的建设网络能否满足人们“便捷、快速”的充能需求,而相关站点的建设显然不能依靠群众个人去解决,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企业做出示范性运营,同时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充能站点(充电站、加氢站)的覆盖范围,从而带动充能站网络覆盖区域内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
广东佛山率先开启氢能源汽车商业发展新方向
除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系统、增程式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以外,氢能源汽车也因环保零排放、燃料加注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等特点引起学者及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推荐。
9月7日,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佛山项目启动仪式暨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海区丹灶镇正式举行。拟开通“丹灶”—“桂城”、“丹灶”—“狮山”两条公交线路由当地公交公司运营,同时与北京本色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小马优行的主体运营企业,以下统称“小马优行”)、上汽大通签订“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三方合作项目”,通过三方优势互补、竭诚合作,开展百辆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应用活动,引导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中心与维护保养中心,探索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共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良好生态环境。在氢燃料电池客车的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保证新能源汽车的良好运行。
除此之外,小马优行自身也通过“以点带面”的城市战略布局,积极布局线下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规划在每个运营城市建设10—15个充电站,1个或多个物流仓储中心以及汽车5S中心,保证企业自身车队正常运营的同时,对社会新能源车辆开放,引导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将累计建成1万座公共快充站、12万个充电桩,全面覆盖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和其他地区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总计覆盖城市202座、高速公路3.6万公里。
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互联网巴士和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连接最紧密的纽带。不仅可以让人们提前体验、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灌输“健康、环保”的出行理念,通过互联网巴士/公共交通运营规模和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也能最快速的带动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跟上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自然能轻易实现爆发式发展。